在讀經的時候發現這一句…
商末周初的這段時間很精彩,無論是真實歷史,或是文學創作,都成為藝術的養份與泉源。其中《封神演義》百年來的影響更深大,就連神明也認可,難道當初這本書能成,也是靠神通寫下來的?
因為年代太久遠,加上文字記載也缺乏,還有封神不是只有一位,人物眾多是如何辦到的?所以我一直懷疑是有通到些什麼才能寫下。還有就是六十甲子也是,以前沒有這麼多的知名將軍擔任,是後來才變成這樣。
最近看了大陸電影封神1、2後,還沒有看到武財神趙公明出場,但有成功吸引我對這系列的期待,也去查原著裡面是怎麼呈現的。然後很巧得,就要提到一本考古巨作《翦商》!針對這段時光嘗試以考古的方式解讀與詮釋,也很佩服作者有豐富的想像力去還原場景。
碩果不食。君子得輿。小人剝廬。|剝卦上九
來自天上的思念:她在意的,其實是我過得好不好
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蘇妲己!《史記》記載她來自小國蘇國,君主被迫將公主妲己獻給紂王,也成為寵幸的妃子。接著就是小說把她詮釋成亡國妖孽,電影更把她形容成是被九尾狐精上身進而導致亡國。
但是在流傳的《武德真經》,據說是用扶鸞方式寫下的武財神經典,其中的《武德玄經》寫道,『紂王荒無道。各路出英雄。妲妃女媧化。用來正君心。』!就是這一段讓我在讀經的時候印象深刻,紂王德不配位OK,封神要出現百位英雄也沒問題,那有問題就是妲己了!
小說是寫紂王在女媧廟褻瀆女神,因此女神派軒轅墳三妖(九尾狐狸精、九頭雉雞精與玉石琵琶精)報復紂王,讓商朝亡國。由於承擔惡名與亡國責任,因此妲己被姜太公處死,死後沒有封神。(紂王被封天喜星)
但在武財神的版本裡,妲己並不是要來誤國的,而是嘗試導正紂王的惡行,可是有人相信嗎?
近年出的這本考古書《翦商》,透過人牲、考古、史料與易經佐證,試圖還原歷史場景。作者分析,蘇妲己才是讓周文王獲釋出獄的關鍵!因為紂王自殺後,商朝沒有完全滅亡,周武王讓紂王兒子(可能妲己生的)繼續當朝歌領地之王。而蘇妲己的蘇國親戚,武王任命蘇忿生擔任《司寇》,主管刑法,可說不是一個小官位。所以推論,蘇國應該跟周朝有些來往或幫助,非常可能當伯邑考進城後和蘇忿生有聯繫,並透過妲己的關係讓周文王獲釋。(伯邑考變成肉醬又是另一個故事了)
而作者也在易經的剝卦與觀卦察覺一些細節,認為剝卦六五爻辭「貫魚以宮入寵,無不利。」這裡說的就是有人可以探監周文王並在宮中有影響力,進而釋放周文王。
而易經除了被拿來占卜用,作者更認為隱藏著周文王推翻暴政的密碼,例如孚字其實是俘虜,有孚就是有抓到俘虜/羌人,才能進貢紂王人牲以人肉獻祭;師卦則是記錄文王隨紂王南征的紀錄,學習作戰經驗;既濟卦與未濟卦則是描述馬車渡河。
所以如果對易經或封神演義很有興趣,真的可以拜讀一下這本書,會讓歷史彷彿活現在眼前。
About Me

7年級生台北男子,是風水師、易經占卜師與靈性療癒師。
Contact Details
LINE好友: https://lin.ee/wGWcA1j
Email: evon4928@gmail.com
休閒嗜好
◇ 民俗活動
◇ 旅行美食
◇ 電影展覽